找到相关内容32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农历正月初一 恭逢弥勒菩萨诞辰

    玄奘译。二、《分别瑜伽论》,显观行说,未传我国。三、《大乘庄严论》,庄严大乘,十卷,波罗颇密多罗译。四、《辩中边论》,显主法相,三卷,玄奘译。五、《金刚般若经论》,显实相说,一卷,达摩笈多译。五论立义,罄无不尽。  传承弥勒学说,有无著、世亲兄弟。无著造有《显扬圣教论》,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》《摄大乘论》等。世亲造有《摄大乘论释》、《十地经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、《唯识二十颂》等。世亲之后,又有护法、安...

    佚名

    |菩萨|弥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1/11185434613.html
  • 吕澄:佛家逻辑——法称的因明说(一)

    地论”卷三十八,“阿毗达摩集论”卷七。  [五]“因明”一词为佛家专用,他宗不一定同意,像晚近印度出版的“正理藏”(Nyayakosa)大辞汇第三版,里面搜罗有关正理学说的术语二千五百多个,郤没有“...

    吕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5538074.html
  • 印度因明之 人物

    境界。曾在《瑜伽师地论》中首次用“因明”术语代替了“尼也耶”,并且从七个方面讲因,史称“七因明”。现存的主要著作有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金刚般若经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大乘阿毗达摩集论》《六门教授习定论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5238621.html
  • 九乘佛法之巅——大圆满法门

    光明身,现身不能达究竟极地。超越法,则现生能证光明身而得大迁转身,成办广大利他事业,而且所得天眼、神足、力通,也无量无边。因此在本部法中又以超越法为最究竟。   本部法的理论根据在《阿毗达摩大乘经》的...

    郭元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3138898.html
  • 唯识二题刍议

    关于阿赖耶识论的建立必要性问题   建立阿赖耶识论是唯识学最为重要的工作,它可以解决一切存在与认识乃至实践与解脱的种种佛学难题。阿赖耶识的建立为所知一切提供了充分必然的前提与基础。《大乘阿毗达摩契经》...

    胡晓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1341598.html
  • 浅淡成立阿赖耶识的重要意义

    密意显示阿赖耶识的存在,其实,从圣教大乘经中也可得到进一步的论证。如《大乘阿毗达摩经》云:“无始时来界,一切法等依,由此有诸处,及涅槃证得。”此颂意为第八阿赖耶识无始以来,展转相续,能摄折一切诸法的种子...

    慧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4742668.html
  • 《清净道论》简介

    「谁在那里像驴鸣一般!」觉音说:「你都能了解这驴鸣之意吗!」离婆多说:「我能了解」,并且指出他论题的矛盾。于是,觉音便请求离婆多谈谈自己所修学的教义,离婆多对他提示了阿毗达摩的内容,觉音听了不懂,并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3447202.html
  • 佛教与香

    而是能培扶灵根者,“悦意”者才是好香。如《入阿毗达摩论》云:“香有三种,一好香,二恶香,三平等香。谓能长养诸根大种名好香;若能损害诸根大种名恶香;若俱相违名平等香。”《五事毗婆沙论》云:“诸悦意者说名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949198.html
  • 法念处乙、五取蕴

    色的生起,这是色的坏灭;这是受,这是受的生起,这是受的坏灭等等」是对名色法的三种观法。「这是色」是指只有色法而无其它。根据《阿毗达摩藏》,色法有二十八种,即四界及二十四种所造色。你应该依色法的四个层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649346.html
  • 心念处(cittanupassana)

    心」是指与贪欲同时生起的八种欲界不善心。贪欲是一种心所,它与心同时生起、同时坏灭、取同样的目标、依靠同样的依处而生起。如此与贪欲紧密结合的心称为「有贪欲的心」。根据《阿毗达摩藏》,有八种心以贪为根而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749348.html